中国教师网首页 > 教师资格 > 考试动态 > 正文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点击数:489 发布时间:2025-09-09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考情剖析

学习的一般理论在考试中是一个重点内容,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多数为例子型反选题,需要学生可以区别不一样的心理学家的看法,与同一个心理学家的不一样的看法,如:巴普洛夫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斯金纳的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今天就让大家着重解说一下一般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

2、常识分析

行为主义觉得,心理学应该通过实验研究人的直接的、外显的行为。人的所有些行为都是可以通过实验来塑造的。学习是学习者打造起来的一种刺激反映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试误说

1.看法:学习是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即试误说。通过的尝试,出现错误的次数在的减少。

2.实验:饿猫开笼取食物

3.学习的三大定律

筹备律:所有些学习之前要有预备和筹备。作为教师不可以搞突袭,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

训练律:学习需要很多的训练。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很多的训练机会,让学生在训练中的获得常识。

成效律:强调反馈。教师在教学中要当令地给学生反馈建议,减少学生出现错误的频率。

4.桑代克学习理论的教学意义

筹备律指导师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获得筹备状况。

训练律指导师对所有学生进行很多的重复训练和操作。

成效律指导师对期望保留的行为给予奖励以保持联结,奖励不只限于物质上的。

巴普洛夫经典条件用途论

1.看法:学习是学生学习日常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

2.实验:狗进食摇铃实验。

食物能引起狗分泌唾液,食物是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分泌唾液的反映是无条件反射;

铃声能吸引狗的注意,铃声是中性刺激;

将铃声和食物进行结合,呈目前狗的面前,反复多次。狗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此时就打造起了条件反射。此时的铃声是条件刺激,而狗听到铃声会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

3.第一信号系统:可以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第二信号系统:可以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

4.获得和消退: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打造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假如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无条件刺激相随着,则条件反应会变得愈加弱,并最后消失。

5.刺激的泛化和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掌握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将来,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掌握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一样的反应。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用途论

1.实验:迷箱实验

2.强化理论

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回避条件用途与逃避条件用途

逃避条件用途: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未来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用途:当预示厌恶刺激马上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防止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未来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3.惩罚

正惩罚:给予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减少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惩罚: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减少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4.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假如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样,此类反应在以后发生的概率便减少,这称为消退。消退是降低不好的行为,消除不好的习惯的有效办法。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反对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的看法,他觉得,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原因而起用途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用途。

2.察看学习

察看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是指通过对别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察看,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些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察看者并没外显的操作。

察看学习的过程

察看学习包含注意、维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强化的分类

直接强化

察看者因表现出察看行为而遭到强化。

替代性强化

察看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遭到强化。

自我强化

人能察看我们的行为,并依据我们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3、常识对比

1.巴普洛夫和斯金纳

巴普洛夫经典条件用途理论,被动的;先有刺激再有行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用途理论,主动地;先有行为再有刺激,行为发生的频率上升。

2.斯金纳和班杜拉

斯金纳的强化:分为正负强化,最后期望行为发生的频率都是上升的;

班杜拉的强化:强调强化察看者,还是榜样。

4、题目训练

1.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擅自离开座位,老师不予理会,转而表彰那些坐着不动的学生,离开座位的学生也不擅自离开座位了,反映的是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隔时强化

1.【答案】C。分析:替代性强化指的是教师通过强化榜样,对察看者产生的影响,题干中教师通过表彰坐着不动的学生,从而强化了擅自离开座位的学生,所以是班杜拉的替代性强化。

中国教师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官网,为您提供2025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科目,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服务。

Copyright(c)2018-2025 中国教师网(http://www.qtroad.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中国教师网(http://www.qtroad.com/) 版权所有